都说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到底悠长到何种程度?很多人并不清楚。《汉书·武帝纪》中的这一记载也并不是中国杂技诞生的源头,而是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杂技”二字。不过,即便从汉武帝算起,中国杂技的历史也已经有两千一百多年之久。而国人向来有追根溯源的喜好,这一追,年代翻番,传说中的炎帝蚩尤成为目前可追溯的杂技之源,那可是四千多年前的事情。蚩尤何许人?他是位角抵英雄,五六千年前活动在山东地域的东夷部落首领。有关史料记载:“杂技源于角抵,又叫蚩尤戏。”道出杂技艺术的源头。如此一来,山东有“杂技之乡”之美誉,山东诸多地域有研习杂技之传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国人已经将杂技的源头追溯到传说时代,那么有何依据呢?蚩尤之所以能耍,是因为他头上有“角”,当然这并不是说蚩尤是怪物一个。据说因为蚩尤常年练铁头功,“以头触物,以头开石,以头折木”所致。蚩尤当时可能很喜欢与人“以角相抵”,于是“角抵”成为中国最原始的杂技形态。
中国杂技的真正繁荣是在秦汉时期,随着华夏的统一,国力渐盛,民间娱乐业自然也就跟着兴盛起来。《汉书·武帝纪》记载,公元前105年夏天,政府举办角抵戏,方圆三百里的人都来围观。公元前64年,汉宣帝在平乐接见匈奴使者时,就演出了规模盛大的乐舞和大角抵,那个时期,杂技就已经被应用到外交领域,不知那是不是统治者有意宣传中原文化之精深。在济宁出土的汉画像石上,还记载了传统杂技人与西方艺人同台表演的场景,画上有十数位高鼻、裸体、锥鬓的西域人与汉人一起表演舞轮、跳丸、跳剑等技艺。从这些画像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华夏或者山东地域内杂技的盛行。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之一,但是在他统治的年代,每年都会在京师举办百戏汇演,《隋书·音乐志》载:“自凡海内有奇技,无不总萃。”最多的时候参加百戏汇演的有三万多人。他登基十四年间,大型汇演举办了五次。
唐代是华夏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杂技也不例外,那个时代对杂技发展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是杂技培训机构——“教坊”的诞生,教坊广纳天下奇技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杂技的发展。公元725年唐玄宗登泰山办封禅大典,就举行了隆重的杂技汇演。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集大成的时代之一,这时,中国的戏曲艺术开始兴起并日趋繁荣,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杂技被统治者冷落,不得不远离庙堂走入民间,闯荡江湖。庙会、勾栏、瓦舍成为杂技艺人的献艺场所。或许,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杂耍”这个略带贬低意味的词语产生了。不过,这一转变让杂技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性质的杂技表演团队——“社火”产生。
元明清各代,杂技进入数千年来第一个低谷,元代更颁有明令,严禁多种百戏杂技演出,这一法令诞生的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在封建社会被颠覆之前,杂技久经风雨。
江湖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只有一个主导,那就是人,杂技自然也不例外。那么蚩尤之后,中国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上还有多少人值得我们了解呢?
山东东阿是山东杂技的发源地之一,在当地民间艺人中流传着一首锣歌子:
说曹子建大家或许一头雾水,但是如果说到三国时期著名的《七步诗》,很多人自会想到曹植。公元229年,曹植迁徙东阿地区,封“陈思王”。他的到来或许就是开启东阿杂技历史的那把钥匙。
曹植不仅文采飞扬,玩杂技也是好手一个。《三国志·魏书》有记载:“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座,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意思是说,曹植与当时著名文士邯郸淳初次相见,即化妆傅粉,表演跳丸击剑和滑稽的技能。曹植可不只会跳丸击剑,他还擅长马术和驯兽,“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当时的曹植执政无望,生活无忧,于是斗鸡、跳丸、走马就成了他的心理慰藉。他不但把杂耍绝活带到了东阿,同时把昔日结交的民间艺人汇集东阿,举行百戏会演。自此,本就崇尚蚩尤戏的东阿人以杂技为荣,把曹植奉为这个行当的祖师爷。
隋炀帝、唐玄宗等历史上懂得享乐的皇帝,自然从客观上促进了杂技的兴盛,不过在隋唐时代,更值得了解的是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究竟多老我们不清楚,只因他名曰“兰陵老人”。《酉阳杂俎》中生动记载了兰陵老人的表演:“他身穿紫衣,手提剑囊,剑囊中装有七口长剑,老人凝神庭院之中,猛然舞动双手,把那七剑相继抛向空中,剑空中跳跃,银光闪闪,犹似流星,又似闪电划过,时而顺排扔剑,似展开的锦缎,时而反转跳跃扔抛,剑似闪光的点火。”显然,兰陵老人是个玩剑高手。
另一个对山东乃至全国杂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花振芳和女儿花碧莲,他们同样擅长舞剑。据记载,花碧莲因为出色的技艺一度惊动了喜欢骑射的唐玄宗,并欲将其招至宫中演出,还许诺封其官位,但是花婉言谢绝,着实有些高风亮节。聊城地区曾有马戏艺人班子供奉花振芳的习俗,称其为“花祖爷”,可见其在业内地位之高,影响之远。
元明清是杂技的低谷,但是也不乏杂技奇人。史料载,乾隆年间,震动清政府的义军首领乌三娘,就出身杂技世家,跑马、走索,技艺非凡。参加王伦的起义军后任先锋,屡挫清军,后战死临清。至于清代有一定影响力的魔术大师李见田,舞狮高手王云德,口技大师斗金标等虽技艺非凡,但确难与曹、花两祖爷相提并论。
江湖戏
中国杂技的发展源远流长,由汉唐之鼎盛到宋代之萎靡,直至元明清之散落民间,虽久经曲折,却始终屹立不倒,其吸引力来自何处?或许梳理杂技百戏之“戏”的演变与流转我们能多少窥其一二。
杂技的雏形我们已经清楚了,那就是最早的“蚩尤戏”。汉代王充《论衡·书虚》记载:“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于会稽,鸟为之田。”据说这是关于古人驯兽的最早记载。较明确的杂技记载应该是《战国策·齐策》,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丸、六博、蹋鞠者。”临淄就在如今的淄博境内,斗鸡、走丸就是驯兽表演。除了驯兽,口技、跳剑、幻术在当时也已经开始流传。东汉时期,张衡在《西京赋》中曾生动详细记载了以杂技魔术为主、宏阔壮观的百戏演出场面,其中包括跳剑弄丸、走索、撞技、吞刀吐火、百马同辔、玩蛇驯鸟等。山东境内出土的诸多画石像验证了这些记载,滕县龙阳店“百戏图”中弄丸艺人多达十九人,有金鸡独立弄丸,棍上弄丸;山东历城、金庙汉画石像上刻有鼓上弄四丸跳三剑的画像。济南无影山汉墓出土的杂技陶俑,更是人物生动,形象逼真。济南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根据这些陶俑,专门推出了杂技剧《百戏神韵》。
盛唐时期,舞狮开始兴起,当时在山东境内,又名为“狮舞”“狮灯”“耍狮子”灯,尤其是聊城的舞狮最为出名,“高台狮子”“大刀狮子”“虎戏狮”“五方狮子”等将舞狮与武术结合,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到宋代,杂技成为“踢弄”,这一时期,杂技开始走入民间,职业杂技团体的产生丰富了杂技的表演形态,“弄碗”“弄熊”“弄斗”“手技”“烟火”“水上杂技”“驯虫蚁”“踢瓶”“踢罄”“踢缸”“踢钟”“口技”“藏挟”等等,显然,如今我们见到的很多杂技节目,在当时已经成形,尤其是山东传统的与瓶、罄、缸、钟有关的杂技表演已经产生。
明清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等对当时的民间杂技表演也多有记载,当时频繁出现在街头、庙会的卖艺江湖儿女经常表演的项目有“上竿”“打筋斗”“打交棍”“走索”“踢瓶”“踢笔墨”“弄碗”“弄鼓槌”等。
到《聊斋志异》中,我们发现,当时的杂技已经与今天大同小异。其第一卷《偷桃》是对我们古代魔术描述最精彩的篇章,实际上《偷桃》就是当今“抛绳上天”“生立幻术”“空手献彩”“巧变活人”的融合。而《蛙曲》《鼠戏》《木雕人》则是对当时山东的驯兽等技巧的真实描述。
由五千年前的起源到隋唐时的兴盛,到宋代被戏剧排挤,直至元明清流落民间,杂技走过了一条由盛而衰的道路。今天,随着杂技人的努力,中国的传统杂技正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准的提高逐步开始第二次高峰的攀登,数千年之后,后人又会如何评述今日的杂技?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杂技人和今天的杂技戏吧。
(本文根据《山东传统杂技综述》改编,王大民先生授权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