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动态

当前位置:

吴桥杂技表演团为您推荐《章德之风 水之韵》一篇好看的文

点击:

 上善若水 水育德州

在中华大地辽阔的版图之上,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下游,有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德州。德州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先民筑城而居。她是中国最早孕育了农耕文明的一片土地之一。

    中国先秦时期有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它的作者老子从 “水”与 “德”的关系,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上善若水”。这个命题恰好道出了德州与中华文明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先贤看来,最高的道德准则莫过于 “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也就是说, “水”的禀性是 “德”的最好注解。它温柔敦厚,滋养万物,动静自然,含蕴深远,持中守正,调和阴阳,但又蓄积着自然界强大的力量,这力量一旦调动起来,却又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中华文明以 “水”德为最,表现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

    德州就是在这样一种以 “水”为源的德文化氛围下孕育出的土地,它的名字便是中华文明 “水”德文化的象征。

    “德州”因水得名。先秦时代,黄河从中原大地昂首北上,流经德州。德州段的黄河被称为 “德水”。汉代初年在这里设安德县,取 “德水安澜”之意,此为德州得名之始。

    德州此后在历史上的发展,都与 “水”有着不解之缘。汉代德州称 “广川”,隋代德州称 “长河”。 “川”与 “河”都同水密不可分。隋唐时代,这里是中原地区通向北方的重要水道,流经这里的 “永济渠”是大运河的重要河段。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这里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码头和商贸、仓储重镇。明清两代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德州是当时全国三十三个重要商贸城市之一。

    “水”赋予了德州以生命,也养育了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文化品格。 德州人温和、淳朴、厚重又慷慨仗义,像 “水”一样具有博大的包容性。许多外地人到德州,都能够感受到德州人诚实、容忍、不排外的性格。德州是一片非常具有容纳性的土地,这里接纳了南来北往的人们,也融汇了多种文化成分。所以,包容性是德州地域文化的突出特点。

    德州地属齐鲁之邦,德州人有着齐鲁文化的质朴厚重;又接近燕赵大地,融汇了燕赵文化的慷慨豪放。这两种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分支交汇在一起,奠定了德州地域文化的基本品格。此后,随着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又接受了京、津文化的辐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德州因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又容纳、接收了多种文化因素,如伊斯兰文化、江南文化、秦晋文化、荆楚文化等。这些文化都同原有的齐鲁、燕赵文化一起共同促进了德州地域文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从它的发源地曲阜来到德州,一位德州人把它与其他中华文化相融合,将它从一种伦理学说改造成涵纳宇宙、社会的 “德”文化思想体系,把 “德”文化提升到了中华文化核心的地位。他就是董仲舒。

    在德州的土地上,安眠着一位来自遥远的苏禄王国的国王。德州人以包容而宽阔的胸怀接纳了他与他的后裔。

    有一位德州人,名叫卢见曾,别号雅雨山人。他曾离开家乡,远赴扬州任两淮盐运使。在任期间曾多次主持修缮著名的 “瘦西湖”,那其中的山水路桥、亭台楼榭,都包含着卢见曾的智慧和心血。

    德州人能够像 “水”一样平凡,却又可以像“水”一样赋予平凡以高尚的含义。时传祥,一生献身于首都的清洁工作,他的勤劳与朴素赢得了所有勤劳与朴素的人们对他的尊重,也赢得了共和国对他的尊重。

    ……

    这就是德州,一片被 “水”的品格所滋润的土地,一片以 “德”为名而又用 “德”文化营造了自己精神家园的土地。

第一集 黄河的血脉

德州位于华北平原西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是黄河母亲养育的儿子。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一路上汇聚了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北方大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气势,浩浩荡荡流过中原大地,流入山东,经菏泽、泰安、济南、德州、滨州北上入海。几千年来,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将这里灌溉成了中国主要的产粮区,使它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一望无尽的金黄的麦田,就是黄河赋予这一片土地的颜色。

    黄河养育了最初的德州人。早在一万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活动的遗迹。

    这里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德州上古之时称为“鬲”,为有鬲氏部落所在之地。鬲,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种陶制器皿,开始为烧煮食物的食器,后来成为一种祭祀祖先的祭器。以 “鬲”作为部落的名称,说明这个生活在黄河之滨的先民部落,其制陶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如今,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德州黑陶,成为代表这里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艺术品。德州黑陶选用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磬,给人以 “乌金墨玉”之感。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夏代这里被分封为有鬲氏之国。 “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司马迁的《史记》也曾记载有鬲氏国君帮助少康灭掉篡夺夏朝统治权的寒浞,恢复夏朝统治的故事。这一故事史称 “少康中兴”。

    据史籍记载,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太康终日不理政事,荒淫无度,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把太康赶下台。不久后羿又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掉,寒浞取得统治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及仲康的儿子相,都被寒浞所害。相的妻子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鬲氏娘家,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追杀,投奔有虞氏。在有虞氏支持下,少康重整旗鼓,联络夏朝遗臣、出身有鬲氏的伯靡,并得到有鬲氏等部落的帮助,消灭寒浞,重新夺回了夏朝的政权。

    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在这里设鬲县。

    与有鬲氏部落相邻,这里在上古时期还活动着另外一个有名的部落,叫有穷氏部落。有穷氏部落曾经出现过一位杰出的传奇人物——后羿。有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数千年以来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又从这里传向广袤的中华大地。这两个传说,是古代中国人向往太空,渴望冲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文化象征。

    相传上古时候,天有十日,大地干旱,民不聊生。后羿一怒之下,射落九个太阳,拯救了天下苍生。后羿有一次西游昆仑山,遇到西王母,被赠与升天仙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后羿的升天仙药,飞上了月宫,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黄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每一次改道都在德州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漫漫黄河故道,刻录下了黄河雄伟的身影。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如今那滚滚的波涛虽然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黄河留给这片土地的遗产仍然十分丰厚。

    黄河涯,一个永远记载了黄河流经德州历史的村镇。在中国版图上,直接以 “黄河”的名字命名的村镇并不多见。如今在这片黄河曾经流过的地方,桃花盛开,烂漫似锦。这里的万亩桃园已成为黄河故道上一道灿烂的风景。

    德州下辖的夏津县,也有一处黄河故道。故道上黄沙绵延,沙丘起伏,俨然有西北沙漠的风光。就在这沙丘之上,勤劳的德州人民竟然开辟出了一片万亩梨园。那遍地似雪的梨花映衬出黄河带给这片土地生命的繁茂与纯洁。

    在黄河曾经流经的临邑县境内,有一片以槐树为主的原生态森林,这就是红坛寺森林公园。也许是得到了黄河故道水土的滋养,这片森林一直生长茂盛,为黄河的足迹留下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

    齐河是现在黄河流经德州的地方。黄河西来,绕过齐河后又昂首北上,留下一片沃土和许多传奇故事。

    现在的齐河县城所在地,过去称为晏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国相晏婴的封地。 《战国策》中曾记载晏婴出使楚国的故事。当时的楚国人看不起这个矮小的齐国人,想羞辱一下这位齐国的使节,为他专门建造了一扇供其出入的小门。楚国人问晏婴对此有何感受,晏婴机智地回答:在大人之国,我要走大门;在小人之国,当然就要走小门了。

    距离黄河岸边不远,有一个名叫桑梓店的小镇。 “桑梓”在中国人传统中就是故乡的代称。一个德州人无论走向哪里,都会记得自己黄河岸边的故乡,都会记住自己是黄河母亲的儿子。曾经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已故国际数学哲学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王浩,就是从黄河岸边走出的一名德州人。他带着黄河赋予他的智慧,走入了国际科学的最高殿堂,为德州人赢得了世界的荣誉。

    2007年的冬天,德州和金华,黄河与钱塘江,都共同记住了一个难忘的名字——孟祥斌。这位28岁的年轻军官,用生命诠释了一种舍生忘死、慷慨仗义的黄河精神。20071130这一天,身着便装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中尉孟祥斌正与妻女在金华市区的婺江边散步,看到一名年轻女子跳江自杀,孟祥斌毫不犹豫跃入零摄氏度的江水中营救,结果轻生女被救了上来,他却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江底,只剩下妻女在岸边苦苦等待……

    齐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入了现代社会。如今的齐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工业发展蒸蒸日上,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沿黄河而展开的数百平方公里的林区和农、林、牧、养殖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为齐河赢得了绿色齐河、生态齐河的美称。

    壮丽的黄河日出,普照着德州大地;日夜奔流的黄河之水,传送着一代又一代德州人的故事。

    黄河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黄河的血脉永远流淌在德州人的生命之中。

 

第二集 五河的情怀

    上古时期,整个北方洪水泛滥,造成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尧帝命鲧治理水患。鲧采用 “围”、“堵”的办法,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 “围堵”为 “疏导”,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把壅塞的川流疏通,一共疏通了九条河流,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阙,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北方水患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疏通九河。九河之中就有五条流经德州,这五条河流是:徒骇河、马颊河、覆釜河、鬲津河、钩盘河。经过数千年自然、历史的变迁,如今这五条河流中,徒骇河、马颊河尚存,覆釜河已经湮没,鬲津河、钩盘河河道为其他河流所取代。但这五条河流对德州的历史发展,对德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对德州的地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徒骇河是留下大禹治水遗迹最多的河流。在徒骇河边,伫立着一座以大禹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禹城。这也是中华大地上惟一的以大禹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在禹城城西有纪念大禹治水伟大功绩的一组建筑——禹王亭,亭内陈列着大禹治水的事迹。禹王亭附近的一座高大的土台,就是传说中有名的“具丘山”,大禹曾在这里设立过他的治水指挥部。具丘山上的土,据传说就是大禹从天帝那里取得的 “息壤”。息壤是传说中一种神奇的土,它可以随着洪水的漫延而生长,直到将洪水堵住。

    如今的禹城,已成为一个工业化和农业生态化城市。功能糖、生物技术、机械加工已成为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位于城西的 “禹西生态园”成为禹城发展生态化农业的试验点和旅游观光业的重要景区。

    记载中的覆釜河虽然已经湮没,无迹可寻。但有一条河流代替了它在德州大地上的位置,这就是德惠新河。德惠新河是1968年德州人民开掘的一条年轻的河流,但是它流过的却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德惠新河流经的临邑县有着与这片土地一样古老的历史。据记载,临邑在汉代就已建城,三国时期的大名士祢衡便是临邑人。他不畏权势,敢于张扬个性的精神历来为人们所赞赏。著名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中,把他“击鼓骂曹”的故事做了生动的描写。

    现在的临邑县城中有一所邢侗公园,绿草如茵,清水涟漪。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的故居就坐落在这所公园内,其故居名曰 “来禽馆”。邢侗曾位列明代 “四大书法家”之首,当时与董其昌齐名,有 “北邢南董”之说。他的书法曾追步王羲之,后又学钟繇、米芾等人,经自己融会贯通,成一家风格。他的行草、篆、隶,各臻其妙,而以行草见长,晚年尤精章草。其书法用笔稳健凝练,线条流畅豁达,含英咀华,神韵飞动。

    临邑县境内的临盘镇,是我国著名油田——胜利油田分部所在地。这座昔日的乡村小镇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区域性工业重镇。临盘人改天换地的精神,也是德州精神的一种体现。这里有被称为胜利油田“铁人”王为民的纪念馆。临盘镇的繁荣景象,是整个临邑快步走入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马颊河是五河之中流经德州最长的一条河流,它从平原入境后流经陵县、宁津、乐陵、庆云等县,自滨州地区的无棣县入渤海。马颊河也是一条富有人文特色的河流,其前身为先秦时期的古笃马河,在它的两岸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址。

    陵县是马颊河畔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有汉代的古城遗址。位于神头镇的汉代墓葬群,记载着这片土地的风雨沧桑。神头汉墓群分布在南北二华里,东、西五华里地段内。连绵像数十座小土山,俗称“七十二冢”。

    陵县又是汉代著名辞赋家、人称 “智圣”的东方朔的故乡。据记载,东方朔相貌英俊,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汉武帝即位后,征召天下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既为汉武帝的强国大业上策建言,也常陪武帝谈笑取乐,深得武帝喜爱。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他在郁郁不得志之中写下了 《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辞赋作品,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愤懑。相传东方朔还是相声这一民间艺术的祖师。他的画像至今仍被相声界所供奉。

    陵县在唐代为平原郡,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平原郡太守。 “安史之乱”时,他在这里曾率领当地军民英勇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大军,以寡敌众,保土安民,留下千古美誉。在任平原郡太守期间,颜真卿留下了他书法鼎盛时期的不朽之作——“东方朔画赞碑”。这座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珍贵石碑,现在保存在陵县博物馆内。

    “东方朔画赞碑” 俗称颜子碑,其书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宏大,为书法艺术珍品。颜真卿书此碑时正值盛年 (45岁)时期,此碑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后人曾评价:“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见苏武 《仇池笔记》卷下)如今透过这座石碑上苍劲而漫漶的文字,我们仍然能够依稀看到这位书法巨匠当年的风采。

    古鬲津河道现大部分为减河占据。传说秦时徐福即由此河乘船入海东渡日本。唐、宋时期,黄河夺鬲津河道入海,一度成为宋辽、宋金之边界。后黄河南移,夺淮入海,此河遂逐渐湮没。至明朝永乐年间,为减轻卫运河水患的压力,开挖减河。减河从四女寺开掘,到平原境内开始占用鬲津河道,后流经陵县、宁津、乐陵等地,在滨州地区的无棣县入渤海。此后这条河便名为四女寺减河。

    在昔日的古鬲津河畔,有一座汉代名城——平原。东汉末年,刘备曾任平原县令。平原是这位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政治生涯起步的地方。刘备在这里亲民廉政、奖励农耕,初步显露了他的政治才能。现在仍留有龙门遗址。如今平原建起了一座三国文化广场,以纪念这位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管辂是东汉时期平原的又一位杰出人物。据说他精通周易,善观天文地理,洞察吉凶祸福,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 《三国演义》中曾有管辂被曹操请去卜算个人和军事吉凶的情节,其卜算之精确,连曹操都十分叹服。

    平原在现代也是人杰辈出。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就是平原人。任继愈曾任中国科学院 (现属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家图书馆馆长,现任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曾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任继愈先生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钩盘河在历史上也几乎湮没,它流经的地区主要是现在的德州市区。1975年,德州人民对这条古老的河道进行了疏浚、改造,使它成为一条贯通市区南北、具有重要供水和泄洪能力的河流,现在名为漳卫新河岔河。如今这里成为德州城市的一条美丽的风景带。河道上七桥横跨,如七条彩虹。沿岸绿草如茵,树木茂密。河中清水涟漪,碧波荡漾。古老的河流焕发出新的青春。

    钩盘河流经的地方,在汉代为广川县治所。汉代的广川县曾经出过一个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思想家——董仲舒。汉武帝曾经采纳了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他因此而被称为儒家文化四大代表之一。这四大代表分别是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董仲舒还曾向汉武帝提出“天、地、人”三策,用于巩固汉代皇权的政治统治和文化统治,为中华民族形成大一统的民族国家及文化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仲舒年轻时曾在当时的广川即现在的德州读书、讲学,并在这里留下了 “董子读书台”遗迹。董子读书台坐落在古德州城小西门 (即广川门)外,因董仲舒著有 《春秋繁露》,世人也称繁露台。董子读书台历史悠久,但始建于何年不详,但至少在唐代就已有记载。元朝时曾有人吟诗赞颂此台: “日落陵州路,沿流古岸旁。泊舟人自语,听雨夜偏长。过客愁闻盗,荒村久绝粮。何人肯忧国,得似董贤良。”明、清时期,董子读书台附近既有祠堂,又有书院,楼台殿阁,雕梁画栋,古朴雅致,风韵独具。读书台附近有一湾碧水,四周垂柳婆娑,人称 “柳湖”。

    董仲舒在德州读书期间,曾留下了“三年不窥园”的佳话。传说董仲舒为了精研儒家思想,特地拜公羊派儒生子寿为师,花了好几年时间专门研究儒学经典,决心把儒家思想系统化。他家屋后有个园子,虽不算很大,但景色却颇为别致,园内种满了奇花异草。但他为了做学问,狠下心来,刻苦攻读,三年不曾迈进园子一步。经过整整三年的闭门苦读,他终于精通了各种儒学经典,成为闻名一时的博学鸿儒。

    应该说,徒骇、马颊、覆釜、鬲津、钩盘这五条河流,曾经给德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生命的脉流,它们与黄河一起成为德州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

第三集 漳卫的余韵

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的漳河、卫河,都曾在古代流经德州,在德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它们生命的遗迹。至今从河北省馆陶县到德州四女寺的这段运河,便是借用了卫河的河道,所以被称为卫运河。

    夏津是古黄河、漳河、卫河、马颊河等多条河流曾经流过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陈公堤、渡口驿、五龙堂、济渎庙等古河流文化遗址。夏津县城西的白马湖,曾经是由黄河、漳河、卫河洪水所形成的一处巨大水洼地,当时曾有数十平方公里碧浪滔天的规模,如今虽已湮没,但透过那些芦苇丛生的湿地,仍然依稀可以见到它当年的盛况。

    夏津在汉代曾属清河郡,从汉代直到隋、唐时期,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著名的名门望族——崔氏家族。这个家族诗书传家,名士辈出,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如东汉尚书令崔琰、三国著名大隐士崔州平、北魏三朝元老台阁大臣崔光、北魏史学家崔鸿。唐代崔氏家族则出有吏部尚书崔邠、刑部尚书崔郾、金吾卫大将军崔鄯等。据史书记载,历代崔氏位居宰相者多达23人。作为山东文化士族的代表,清河崔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其家族文化传统,主要崇尚儒家学说。崔氏子弟多精通儒家经典。他们是齐鲁文化在德州这片土地上的重要传承人和传播者。

    今日夏津正在借助于水的优势,全力打造碧水绕城工程,已经建成九龙潭公园,水光湖色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成为夏津的一道亮丽风景。

    武城坐落在古漳河现在的卫运河西岸,是漳、卫两水孕育出的一座城市。武城古称贝州,历来是鲁西地区的重要水陆码头。 “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一直是国内名酒的“古贝春”是这座城市古今繁荣的见证。

    位于卫运河南岸的四女寺镇,是有名的汉代古镇。 “四女寺”的名称源自一个美好的历史传说。相传汉景帝时,镇上有一对夫妇,十分勤劳,乐善好施。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四姐妹皆至孝之人,为侍奉双亲矢志不嫁。后来大姐不忍心耽误三个妹妹的终身大事,她提议每人种下一颗槐树,对天盟誓: “槐枯则嫁,槐茂则留”,也就是说谁种的树死了谁就得出嫁。四姐妹人人都想让其他姊妹外嫁而自己留下侍奉双亲,所以就偷偷往其他姊妹的槐树上浇灌开水,想把别人栽的槐树烫死。谁知槐树越灌浇热水长得越旺,结果四女皆未能出嫁,共同侍奉了双亲一生。她们的孝举得到世人的称赞。后世之人为表彰四女孝德,修建了 “四女寺”,让她们世代接受后人的香火,并立碑以赞四女之孝。

    武城西北有古漳南镇旧址,在这里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留下的点将台遗址。一座高高的土堆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隋、唐时代,在古贝州城南,有一处方圆上百里的大水泊名叫 “高鸡泊”。这里就是窦建德首举义旗的地方。隋大业七年 (公元611年),窦建德与高士达同在高鸡泊起义反隋,屡次大败隋军,威震河北、山东,成为当时反抗隋炀帝暴政的一支主要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也是武城人氏。他自幼家贫,但聪明好学。唐太祖武德五年 (公元622年)冬,他参加了在长安举行的大唐第一次科举考试,位列榜首,成为中国科举考试史上的第一位状元。此后孙伏伽历任侍御史、大理寺少卿、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大理寺正卿等官职,为官期间以刚正中直、直言敢谏著称。太宗时期,曾奉命整肃朝纲,为唐初的开明政治做出了贡献。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漳、卫河道为卫运河河道所占。卫运河流到武城以北的四女寺之后,进入南运河,河道变得狭窄。历史上曾多次因洪水泛滥而酿成水患。明朝永乐年间,为减轻卫运河水患的压力,开挖四女寺减河。后明、清两代,减河几度淤堵,至民国时几乎湮没。新中国建立后,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几度治理,疏浚河道,兴建四女寺枢纽,兴害为利,减河始名副其实。19711976年,再次大规模治理,重新疏浚,兴建拦河蓄水闸,并更名为 “漳卫新河”,此名沿用至今。

    漳卫新河自武城经陵县,流入宁津、乐陵等县,其水系还包括了庆云县,滋润了德州三分之一的土地。

    宁津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其杂技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早在汉代就有宁津杂技的文字记载。 《汉书》、 《史记》、 《述异记》等,均对“冀州” (宁津古属冀州)的“蚩尤戏”、 “角抵戏” (杂技古称)作了记述。到了明代,宁津的杂技活动日益繁荣。当时,较有影响的当数黄家镇杂技古会。每年九月是古会盛期,因此又叫 “九月会”。在杂技界流传着 “不赶九月会,不算生意人”的说法。古会期间,散布全国各地的杂技艺人纷纷云集黄家镇,各显本领,相互切磋技艺、收徒组班、买卖道具。实际上,黄家镇杂技古会已成为当时辐射全国的杂技活动中心。现在宁津的民间杂技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习杂技历来就是宁津人在农忙之后的必习功课,过去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有研习杂技的人们,这成为宁津人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道特有风景。自古以来有许多宁津人走出家乡,到全国各地甚至其他国家传播杂技艺术和杂技文化。在全国一些著名的杂技团里,都可以看到宁津人的身影。他们成为传播德州文化的使者。

    与宁津县毗邻的河北省吴桥县,借助于宁津、吴桥两县的杂技优势,积极发展杂技文化产业,修建了 “吴桥杂技大世界”。历史上,吴桥一直隶属于德州辖内,现在的吴桥县城就曾经是德州下辖的桑园镇。 “吴桥杂技大世界”集中展示了民间杂技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民间杂技文化风格。

    乐陵历来以盛产优质小枣而著称。 “乐陵金丝小枣”有着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北魏贾思勰所著 《齐民要术》中记载: “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当时乐陵隶属于青州郡。现乐陵县城东北有一株 “老寿星”枣树,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罗成曾在此树下拴马歇息。清乾隆 《乐陵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九年,乐陵知县王登庸“教民树艺,对民种枣,有过者课种枣,以赎愆,故邑多枣。”当时有诗描述乐陵枣树栽培的盛况: “六月荷花连水碧,千家小枣射红云。”

    乐陵金丝小枣品质优异,掰开半干的小枣,可清晰地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12寸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因此而得名。乐陵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甘甜而略具酸味,是枣中极品。乐陵小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

    如今在漳卫新河滋润下的百万亩乐陵枣林,如一片翠绿的海洋。丰收时节千万颗通红的枣子挂满枝头,宛如千万颗玛瑙镶嵌在一块巨大无比的碧玉上,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远远望去,令人心旷神怡。

    乐陵还与一位让中华民族永久纪念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宋哲元。长城上的喜峰口和永定河畔的卢沟桥,记载着宋哲元和他率领的二十九军浴血抗战的英名。

    1932年,时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二十九军军长的宋哲元,率部在长城一线抗击日本侵略,取得痛歼日军5000余人的战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发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率领所部奋起抗战,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尊敬。1940年春天,当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宋哲元,因长年率军督战,日夜劳瘁,肝病复发,病逝于四川。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遗体安葬于四川绵阳。

    距漳卫新河入海口仅有三十多公里的庆云县,是德州最接近于渤海的地方。隋、唐时代,这里就是当时的海岸线。以后在12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逐渐向海面延伸,将这里变成了陆地。

    自然界的沧桑变化与社会历史的沧桑变化相互交错,谱写了庆云一步步走入现代的历史。庆云县古代为无棣县,明永乐帝为避朱棣之名讳,改为庆云。

    庆云曾有建于唐代的海岛金山寺,现已毁灭于大火。当年这里 “地连千亩,建筑鳞次栉比,香火旺盛”。相传被写入著名小说 《西游记》的唐僧即玄奘大师曾在此出家。如今庆云县在古海岛金山寺旧址上重建金山寺,新建的寺院集纳了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精华,每一处建筑、每一处塑像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观后让人流连忘返。金山寺自重建以来,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及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大量游客,成为江北地区最宏大的净宗寺院,与镇江金山寺遥相呼应,有 “北金山”之称。

    庆云还是一座鲁西北重要的商贸城市,这里的小商品市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堪与浙江义乌媲美。

    北海公园是为纪念宋代著名词人李之仪而修建的一所公园。李之仪的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作为歌颂爱情的名篇,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漳河、卫河这两条河流,将德州这片平原上的土地与巍峨的

联系在了一起,也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太行山的雄浑与坚实。德州人尽管祖祖辈辈生活在平原之上,但自古以来在他们的血脉中就注入了山的稳重与厚道。

    在明代永乐年间,中国北方曾经有过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 “靖难之役”后,因连年战乱,德州及周边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一片萧条。永乐皇帝下令将山西太行山西麓的大量居民迁移到鲁西北、冀东南地区,迁出人口最多的当属洪洞县。所以现在德州一带的老户居民追根寻源,其祖籍绝大多数来自山西。

    德州人应该说是黄河与太行山共同孕育的儿女。

 

第四集 运河的风姿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 开 凿 的 从 江 都 (今 扬州)到末口 (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的元代,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改善了中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生活、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 的 发 展 。隋唐以后,运河的贯通直接导致了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交流、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相互移植与栽培,促进了南北方商品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代中后期,随着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繁荣,更直接导致一批运河城市的兴起。由运河开发、畅通而兴起的商业城市,从今日北京南下,经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直到宁波,宛如一串镶嵌在运河上的明珠,璀璨辉映,耀人眼目。

    德州便是其中一个因运河的贯通而兴盛起来的城市。大运河流经德州两县一区,全长148公里。历史上的德州,曾经是明、清时代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要道。

    据史书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德州的城市人口就达到18万之多,在运河沿岸和南关一带形成店铺、仓储密集的商业区及货物集散地,在城内则形成了 “九街八巷”、 “二角(二郎庙角、旋风角)”为主的服务行业区,出现了 “工商繁荣,客商云集,货物山集,交易繁盛”的景象。沿运河两岸,风景秀丽,村镇密集,人文气息浓厚,有武城旧城、四女寺、桑园镇等历史名镇,有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苏禄王墓、寒绿堂、乾隆行宫等文化古迹。

    京杭运河的开凿与贯通,为德州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生活和生产环境,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京杭运河同时为德州带来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 “运河文化”,使德州原有的地域文化优势和特点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也为德州创造了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大格局中独特的文化地位。昔日德州因运河的影响,水网密布,河渠纵横,水利发达,具有独特的北方水乡的风貌。

    明代曾有人这样在诗中描写过德州运河的风光: “渔罾低插夕阳明,别岸平芜马足轻。水碧沙晴秋色里,蒲帆徐过德州城。”

    作为交通要道,在德州城西由北京通往南方的宽阔官道上,伫立着一座巨大的木石结构的牌坊,北向一面刻有 “九达天衢”,南向一面刻有 “神京门户”共八个大字。 “九达天衢,神京门户”是对德州当时历史地位的经典概括,表明了德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性以及与首都北京的特殊关系,也是德州历史上的第一张名片。

    大运河在德州城西逶迤而过。这段运河被称为南运河,其河道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之后运河的原初风貌。现在运河岸边仍然可以辨认的多处码头,记录着德州运河曾经有过的漕运繁忙。竹竿巷、米市巷、豆腐巷、马市街、盐店口、小锅市等等这些街巷的名称,说明着这个城市曾经有过的商业繁华。沿运河一线星罗棋布的仓栈遗址,是德州作为运河沿岸仓储重镇和重要商品集散地的历史见证。

    在运河附近,现发现有宋代的瓷窑遗址。这处瓷窑的发现,证实了德州自宋代开始就有了烧造瓷器的瓷窑,它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德州作为宋代瓷器的生产地之一提供了重要线索与依据。

    运河的贯通,带来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明、清两代,德州城里曾经有大小十余处江南园林风格的私家园林,比较著名的有澄碧园、濯锦园、尊水园、见可园、罗朴园、毓秀园等。这些园林为德州这个北方之城增添了许多江南秀丽之气,但遗憾的是这些园林都毁于了昔日的战火。

    大运河促进了德州作为商贸城市的发展,也给德州馈赠了一份厚礼,这就是名闻天下的 “德州扒鸡”。德州扒鸡,全名为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由烧鸡演变而来。据 《德州市志》、 《德州文史》记载:韩记为德州扒鸡首创之家,产于公元 1616年(明万历四十三年),世代相传至今。清乾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点名要韩家做鸡品尝,食后龙颜大悦,赞曰 “食中一奇”,此后便将其定为朝廷贡品。1911年(宣统三年),韩世功老先生总结韩家世代做鸡之经验,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 “五香脱骨扒鸡”,社会上习惯把韩世功先生称为第一代扒鸡制作大师。

    扒鸡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揉进了炸、熏、卤、烧等方法,既具有传统鲁菜的特点,又兼顾了南北口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成熟后的扒鸡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行分离,谓之脱骨。有人称赞扒鸡的风格是 “香而不腻,酥而不软,温润可口,益气补中”。伴随着大运河的航运和津浦铁路的通车,德州扒鸡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为代表中华美食的特色名吃。

    为弘扬以扒鸡为代表的德州美食文化,德州扒鸡集团总公司建立了德州扒鸡文博馆。该馆以 “运河文化,美食德州”为主题,将运河文化、铁路文化、商业文化融合到一起,采用大量的人物雕像、大型彩绘壁画和现代化成像技术等表现手段,再现了古运河及德州老城的繁荣,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传承故事,把德州扒鸡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出来,为人们了解德州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形象的窗口。

    现位于德州市区西北的苏禄王墓,既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记录,也是德州作为运河城市重要地位的象征。

    明永乐十五年 (1417年)7月,位于菲律宾群岛的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与西王、峒王率眷属及随从340余人,前来中国访问。在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并封王赐印。9月沿运河辞归途中,东王不幸于德州 “遭疾殒殁”。永乐皇帝闻讣,不胜痛悼,派礼部郎中陈士启赴德州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以 “恭定王”的谥号,并为其撰写了碑文。东王长子图玛哈率众归国继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侍从10余人留居中国守墓,俱受朝廷俸禄。明永乐二十一年东王妃回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王妃逝世后,附葬于王墓东南隅。明宣德年间,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

    苏禄王葬在德州,成为德州地域文化特征的一个形象诠释。德州人以宽厚的包容精神接纳了这位来自异域的国王和他的后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异域文化。苏禄王的后人在清朝雍正年间以温、安二姓被批准入籍德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德州人。他们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守陵部落——北营村,一直与这个城市的其他居民和睦相处。

    德州因运河而兴盛,也因运河而成为明、清两代著名的“人文之城”。 明、清两代的德州,遍布全城的寺院、道观、清真寺、书院有上百处之多,香火旺盛,书声朗朗,文化气氛极为浓厚。其中仅规模比较大的书院就有柳湖书院、崇仁书院、董颜书院、繁露书院、州卫书院、正谊书院等。

    明、清两代,仅运河区域德州籍的进士就达131人。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名闻全国的作家群体 “金台十子”,其中就有田雯和谢重辉两名德州籍的作家。

    田雯是康熙年间重要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诗人,历任内阁中书、工部郎中、江南学政、贵州巡抚、户部侍郎等职。在江南学政任上,他曾大力倡导古学,修葺学宫,增储书籍,强化规章,振兴府学,纠正科举教育之弊端,反对士子揣摩时调、陈陈相因、规摹抄袭的作风,使江南科举风气为之一变。在贵州巡抚任上,他体恤民情,勤于政务,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兴办学堂,广施教化,促进了当地生产和文化的发展,维护了民族团结,使得偏僻的贵州山区变得人丁兴旺、经济繁荣,赢得了贵州人民的尊敬。黔人曾修“山姜别业”祠,以示纪念。田雯的政绩和品格,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许。康熙六次南巡,曾有三次驻跸田雯家中,并亲笔为他题写了 “寒绿堂”的匾额。

    田雯在清初诗坛享有盛名,与王士祯齐名。他的诗兼容唐诗、宋诗之长,想象丰富,格调高迈,豪放与清丽并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田雯现存于世的著作有 《古欢堂诗集》15卷、 《古欢堂文集》12卷、 《长河志籍考》10卷、《黔书》2卷、 《幼学篇》4卷、 《诗传全体备义》8卷,均收入 《四库全书》。田雯的诗对有清一代诗坛影响很大,《清史稿》曾评价他的诗为“康熙中,士祯负海内重名,其诗主风调。雯负其纵横排奡之气,欲以奇丽抗之”。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说: “清初渔洋之外,山左尚有一名家,极尊宋诗,而推山谷,则田山姜是也。”说明田雯的诗在清代初期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

    谢重辉因恩荫,被封为中书舍人,后官至刑部郎中。他既与田雯是好友,又经常与当时的诗坛领袖王士祯交游,在康熙一朝诗坛享有盛名,有《杏村诗集》七卷留世。他的诗追求高远超迈的格调,文笔清新自然,曾得到王士祯的高度评价。

    在清代,德州有一个诗书传家的卢氏家族,曾经出过一批在文坛、政坛享有名望的人物。其中的卢见曾在乾隆时期曾任两淮盐运使,对扬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他还是很有成就的诗人、史学家和藏书家。他的孙子卢荫溥曾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余年,历任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在道光朝任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行首辅之职。 《清史列传》称赞他 “勤劳懋著”、 “专心职守”、 “殚心竭力”、 “老成练达”, 《清史稿》则称他为 “股肱”、“耳目”之臣。林则徐便是经他推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从而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如今运河依旧,但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昔日的荒坡河滩,已经建成了供人们休闲娱乐的运河公园。紧徬运河的 “金荷园”,有800亩种植各种荷花品种的水面。一到夏季,微风吹来,水波荡漾,莲叶摇曳,荷卉飘香,成为人们在酷暑炎热之中的一处赏荷采莲、品尝美食的消夏胜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跸的行宫,已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如今在其旧址上建成的人民公园,成为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在黄河之后,是大运河哺育了德州,她是德州的乳母。

 

结语:

德风永续 水韵流长

 

    德州就这样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披着几千年历史的风尘,昂首阔步跨入了新世纪。

    尽管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德州伴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历史赋予德州的 “水”德文化精神,作为德州地域文化的核心资源,一直贯通在德州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德州人文化品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今天的德州人秉承“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精神,又吸取了现代文化的营养,在改造家乡面貌的伟大事业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德州及下属的县市已连续获得中国太阳城、中国空调城、中国功能糖城、绿色生态县、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人居环境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竞相盛开出朵朵奇葩。

    各类杰出人物层出不穷。任继愈、邓广铭、侯仁之、管华诗、邓友梅等是现代德州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王为民、孟祥斌等为德州的 “德”文化作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注解。焦林杰、刘玉江、梁希森等用他们的事业阐释着 “创业之州”的含义。

    在古钩盘河边的锦绣川风景区,有一处用围棋形式组成的文化景点,每枚棋子上刻有记载着德州重要历史的文字,名叫 “德州棋志铭”。最后一枚棋子用的是 “……”。这枚棋子意味深长,它预示着德州未来的发展将会不可限量、永无止境。

    德风永续,水韵流长。德州一定会带着历史的宝贵文化资源,迎着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吴桥杂技表演团为您推荐《章德之风 水之韵》一篇好看的文
吴桥杂技表演团为您推荐《章德之风 水之韵》一篇好看的文

 

观道动态

分类:

吴桥杂技表演团为您推荐《章德之风 水之韵》一篇好看的文

 上善若水 水育德州

在中华大地辽阔的版图之上,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下游,有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德州。德州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先民筑城而居。她是中国最早孕育了农耕文明的一片土地之一。

    中国先秦时期有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它的作者老子从 “水”与 “德”的关系,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上善若水”。这个命题恰好道出了德州与中华文明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先贤看来,最高的道德准则莫过于 “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也就是说, “水”的禀性是 “德”的最好注解。它温柔敦厚,滋养万物,动静自然,含蕴深远,持中守正,调和阴阳,但又蓄积着自然界强大的力量,这力量一旦调动起来,却又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中华文明以 “水”德为最,表现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

    德州就是在这样一种以 “水”为源的德文化氛围下孕育出的土地,它的名字便是中华文明 “水”德文化的象征。

    “德州”因水得名。先秦时代,黄河从中原大地昂首北上,流经德州。德州段的黄河被称为 “德水”。汉代初年在这里设安德县,取 “德水安澜”之意,此为德州得名之始。

    德州此后在历史上的发展,都与 “水”有着不解之缘。汉代德州称 “广川”,隋代德州称 “长河”。 “川”与 “河”都同水密不可分。隋唐时代,这里是中原地区通向北方的重要水道,流经这里的 “永济渠”是大运河的重要河段。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这里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码头和商贸、仓储重镇。明清两代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德州是当时全国三十三个重要商贸城市之一。

    “水”赋予了德州以生命,也养育了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文化品格。 德州人温和、淳朴、厚重又慷慨仗义,像 “水”一样具有博大的包容性。许多外地人到德州,都能够感受到德州人诚实、容忍、不排外的性格。德州是一片非常具有容纳性的土地,这里接纳了南来北往的人们,也融汇了多种文化成分。所以,包容性是德州地域文化的突出特点。

    德州地属齐鲁之邦,德州人有着齐鲁文化的质朴厚重;又接近燕赵大地,融汇了燕赵文化的慷慨豪放。这两种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分支交汇在一起,奠定了德州地域文化的基本品格。此后,随着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又接受了京、津文化的辐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德州因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又容纳、接收了多种文化因素,如伊斯兰文化、江南文化、秦晋文化、荆楚文化等。这些文化都同原有的齐鲁、燕赵文化一起共同促进了德州地域文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从它的发源地曲阜来到德州,一位德州人把它与其他中华文化相融合,将它从一种伦理学说改造成涵纳宇宙、社会的 “德”文化思想体系,把 “德”文化提升到了中华文化核心的地位。他就是董仲舒。

    在德州的土地上,安眠着一位来自遥远的苏禄王国的国王。德州人以包容而宽阔的胸怀接纳了他与他的后裔。

    有一位德州人,名叫卢见曾,别号雅雨山人。他曾离开家乡,远赴扬州任两淮盐运使。在任期间曾多次主持修缮著名的 “瘦西湖”,那其中的山水路桥、亭台楼榭,都包含着卢见曾的智慧和心血。

    德州人能够像 “水”一样平凡,却又可以像“水”一样赋予平凡以高尚的含义。时传祥,一生献身于首都的清洁工作,他的勤劳与朴素赢得了所有勤劳与朴素的人们对他的尊重,也赢得了共和国对他的尊重。

    ……

    这就是德州,一片被 “水”的品格所滋润的土地,一片以 “德”为名而又用 “德”文化营造了自己精神家园的土地。

第一集 黄河的血脉

德州位于华北平原西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是黄河母亲养育的儿子。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一路上汇聚了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北方大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气势,浩浩荡荡流过中原大地,流入山东,经菏泽、泰安、济南、德州、滨州北上入海。几千年来,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将这里灌溉成了中国主要的产粮区,使它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一望无尽的金黄的麦田,就是黄河赋予这一片土地的颜色。

    黄河养育了最初的德州人。早在一万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活动的遗迹。

    这里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德州上古之时称为“鬲”,为有鬲氏部落所在之地。鬲,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种陶制器皿,开始为烧煮食物的食器,后来成为一种祭祀祖先的祭器。以 “鬲”作为部落的名称,说明这个生活在黄河之滨的先民部落,其制陶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如今,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德州黑陶,成为代表这里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艺术品。德州黑陶选用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磬,给人以 “乌金墨玉”之感。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夏代这里被分封为有鬲氏之国。 “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司马迁的《史记》也曾记载有鬲氏国君帮助少康灭掉篡夺夏朝统治权的寒浞,恢复夏朝统治的故事。这一故事史称 “少康中兴”。

    据史籍记载,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太康终日不理政事,荒淫无度,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把太康赶下台。不久后羿又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掉,寒浞取得统治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及仲康的儿子相,都被寒浞所害。相的妻子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鬲氏娘家,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追杀,投奔有虞氏。在有虞氏支持下,少康重整旗鼓,联络夏朝遗臣、出身有鬲氏的伯靡,并得到有鬲氏等部落的帮助,消灭寒浞,重新夺回了夏朝的政权。

    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在这里设鬲县。

    与有鬲氏部落相邻,这里在上古时期还活动着另外一个有名的部落,叫有穷氏部落。有穷氏部落曾经出现过一位杰出的传奇人物——后羿。有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数千年以来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又从这里传向广袤的中华大地。这两个传说,是古代中国人向往太空,渴望冲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文化象征。

    相传上古时候,天有十日,大地干旱,民不聊生。后羿一怒之下,射落九个太阳,拯救了天下苍生。后羿有一次西游昆仑山,遇到西王母,被赠与升天仙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后羿的升天仙药,飞上了月宫,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黄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每一次改道都在德州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漫漫黄河故道,刻录下了黄河雄伟的身影。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如今那滚滚的波涛虽然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黄河留给这片土地的遗产仍然十分丰厚。

    黄河涯,一个永远记载了黄河流经德州历史的村镇。在中国版图上,直接以 “黄河”的名字命名的村镇并不多见。如今在这片黄河曾经流过的地方,桃花盛开,烂漫似锦。这里的万亩桃园已成为黄河故道上一道灿烂的风景。

    德州下辖的夏津县,也有一处黄河故道。故道上黄沙绵延,沙丘起伏,俨然有西北沙漠的风光。就在这沙丘之上,勤劳的德州人民竟然开辟出了一片万亩梨园。那遍地似雪的梨花映衬出黄河带给这片土地生命的繁茂与纯洁。

    在黄河曾经流经的临邑县境内,有一片以槐树为主的原生态森林,这就是红坛寺森林公园。也许是得到了黄河故道水土的滋养,这片森林一直生长茂盛,为黄河的足迹留下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

    齐河是现在黄河流经德州的地方。黄河西来,绕过齐河后又昂首北上,留下一片沃土和许多传奇故事。

    现在的齐河县城所在地,过去称为晏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国相晏婴的封地。 《战国策》中曾记载晏婴出使楚国的故事。当时的楚国人看不起这个矮小的齐国人,想羞辱一下这位齐国的使节,为他专门建造了一扇供其出入的小门。楚国人问晏婴对此有何感受,晏婴机智地回答:在大人之国,我要走大门;在小人之国,当然就要走小门了。

    距离黄河岸边不远,有一个名叫桑梓店的小镇。 “桑梓”在中国人传统中就是故乡的代称。一个德州人无论走向哪里,都会记得自己黄河岸边的故乡,都会记住自己是黄河母亲的儿子。曾经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已故国际数学哲学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王浩,就是从黄河岸边走出的一名德州人。他带着黄河赋予他的智慧,走入了国际科学的最高殿堂,为德州人赢得了世界的荣誉。

    2007年的冬天,德州和金华,黄河与钱塘江,都共同记住了一个难忘的名字——孟祥斌。这位28岁的年轻军官,用生命诠释了一种舍生忘死、慷慨仗义的黄河精神。20071130这一天,身着便装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中尉孟祥斌正与妻女在金华市区的婺江边散步,看到一名年轻女子跳江自杀,孟祥斌毫不犹豫跃入零摄氏度的江水中营救,结果轻生女被救了上来,他却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江底,只剩下妻女在岸边苦苦等待……

    齐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入了现代社会。如今的齐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工业发展蒸蒸日上,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沿黄河而展开的数百平方公里的林区和农、林、牧、养殖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为齐河赢得了绿色齐河、生态齐河的美称。

    壮丽的黄河日出,普照着德州大地;日夜奔流的黄河之水,传送着一代又一代德州人的故事。

    黄河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黄河的血脉永远流淌在德州人的生命之中。

 

第二集 五河的情怀

    上古时期,整个北方洪水泛滥,造成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尧帝命鲧治理水患。鲧采用 “围”、“堵”的办法,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 “围堵”为 “疏导”,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把壅塞的川流疏通,一共疏通了九条河流,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阙,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北方水患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疏通九河。九河之中就有五条流经德州,这五条河流是:徒骇河、马颊河、覆釜河、鬲津河、钩盘河。经过数千年自然、历史的变迁,如今这五条河流中,徒骇河、马颊河尚存,覆釜河已经湮没,鬲津河、钩盘河河道为其他河流所取代。但这五条河流对德州的历史发展,对德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对德州的地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徒骇河是留下大禹治水遗迹最多的河流。在徒骇河边,伫立着一座以大禹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禹城。这也是中华大地上惟一的以大禹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在禹城城西有纪念大禹治水伟大功绩的一组建筑——禹王亭,亭内陈列着大禹治水的事迹。禹王亭附近的一座高大的土台,就是传说中有名的“具丘山”,大禹曾在这里设立过他的治水指挥部。具丘山上的土,据传说就是大禹从天帝那里取得的 “息壤”。息壤是传说中一种神奇的土,它可以随着洪水的漫延而生长,直到将洪水堵住。

    如今的禹城,已成为一个工业化和农业生态化城市。功能糖、生物技术、机械加工已成为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位于城西的 “禹西生态园”成为禹城发展生态化农业的试验点和旅游观光业的重要景区。

    记载中的覆釜河虽然已经湮没,无迹可寻。但有一条河流代替了它在德州大地上的位置,这就是德惠新河。德惠新河是1968年德州人民开掘的一条年轻的河流,但是它流过的却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德惠新河流经的临邑县有着与这片土地一样古老的历史。据记载,临邑在汉代就已建城,三国时期的大名士祢衡便是临邑人。他不畏权势,敢于张扬个性的精神历来为人们所赞赏。著名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中,把他“击鼓骂曹”的故事做了生动的描写。

    现在的临邑县城中有一所邢侗公园,绿草如茵,清水涟漪。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的故居就坐落在这所公园内,其故居名曰 “来禽馆”。邢侗曾位列明代 “四大书法家”之首,当时与董其昌齐名,有 “北邢南董”之说。他的书法曾追步王羲之,后又学钟繇、米芾等人,经自己融会贯通,成一家风格。他的行草、篆、隶,各臻其妙,而以行草见长,晚年尤精章草。其书法用笔稳健凝练,线条流畅豁达,含英咀华,神韵飞动。

    临邑县境内的临盘镇,是我国著名油田——胜利油田分部所在地。这座昔日的乡村小镇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区域性工业重镇。临盘人改天换地的精神,也是德州精神的一种体现。这里有被称为胜利油田“铁人”王为民的纪念馆。临盘镇的繁荣景象,是整个临邑快步走入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马颊河是五河之中流经德州最长的一条河流,它从平原入境后流经陵县、宁津、乐陵、庆云等县,自滨州地区的无棣县入渤海。马颊河也是一条富有人文特色的河流,其前身为先秦时期的古笃马河,在它的两岸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址。

    陵县是马颊河畔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有汉代的古城遗址。位于神头镇的汉代墓葬群,记载着这片土地的风雨沧桑。神头汉墓群分布在南北二华里,东、西五华里地段内。连绵像数十座小土山,俗称“七十二冢”。

    陵县又是汉代著名辞赋家、人称 “智圣”的东方朔的故乡。据记载,东方朔相貌英俊,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汉武帝即位后,征召天下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既为汉武帝的强国大业上策建言,也常陪武帝谈笑取乐,深得武帝喜爱。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他在郁郁不得志之中写下了 《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辞赋作品,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愤懑。相传东方朔还是相声这一民间艺术的祖师。他的画像至今仍被相声界所供奉。

    陵县在唐代为平原郡,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平原郡太守。 “安史之乱”时,他在这里曾率领当地军民英勇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大军,以寡敌众,保土安民,留下千古美誉。在任平原郡太守期间,颜真卿留下了他书法鼎盛时期的不朽之作——“东方朔画赞碑”。这座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珍贵石碑,现在保存在陵县博物馆内。

    “东方朔画赞碑” 俗称颜子碑,其书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宏大,为书法艺术珍品。颜真卿书此碑时正值盛年 (45岁)时期,此碑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后人曾评价:“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见苏武 《仇池笔记》卷下)如今透过这座石碑上苍劲而漫漶的文字,我们仍然能够依稀看到这位书法巨匠当年的风采。

    古鬲津河道现大部分为减河占据。传说秦时徐福即由此河乘船入海东渡日本。唐、宋时期,黄河夺鬲津河道入海,一度成为宋辽、宋金之边界。后黄河南移,夺淮入海,此河遂逐渐湮没。至明朝永乐年间,为减轻卫运河水患的压力,开挖减河。减河从四女寺开掘,到平原境内开始占用鬲津河道,后流经陵县、宁津、乐陵等地,在滨州地区的无棣县入渤海。此后这条河便名为四女寺减河。

    在昔日的古鬲津河畔,有一座汉代名城——平原。东汉末年,刘备曾任平原县令。平原是这位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政治生涯起步的地方。刘备在这里亲民廉政、奖励农耕,初步显露了他的政治才能。现在仍留有龙门遗址。如今平原建起了一座三国文化广场,以纪念这位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管辂是东汉时期平原的又一位杰出人物。据说他精通周易,善观天文地理,洞察吉凶祸福,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 《三国演义》中曾有管辂被曹操请去卜算个人和军事吉凶的情节,其卜算之精确,连曹操都十分叹服。

    平原在现代也是人杰辈出。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就是平原人。任继愈曾任中国科学院 (现属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家图书馆馆长,现任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曾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任继愈先生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钩盘河在历史上也几乎湮没,它流经的地区主要是现在的德州市区。1975年,德州人民对这条古老的河道进行了疏浚、改造,使它成为一条贯通市区南北、具有重要供水和泄洪能力的河流,现在名为漳卫新河岔河。如今这里成为德州城市的一条美丽的风景带。河道上七桥横跨,如七条彩虹。沿岸绿草如茵,树木茂密。河中清水涟漪,碧波荡漾。古老的河流焕发出新的青春。

    钩盘河流经的地方,在汉代为广川县治所。汉代的广川县曾经出过一个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思想家——董仲舒。汉武帝曾经采纳了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他因此而被称为儒家文化四大代表之一。这四大代表分别是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董仲舒还曾向汉武帝提出“天、地、人”三策,用于巩固汉代皇权的政治统治和文化统治,为中华民族形成大一统的民族国家及文化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仲舒年轻时曾在当时的广川即现在的德州读书、讲学,并在这里留下了 “董子读书台”遗迹。董子读书台坐落在古德州城小西门 (即广川门)外,因董仲舒著有 《春秋繁露》,世人也称繁露台。董子读书台历史悠久,但始建于何年不详,但至少在唐代就已有记载。元朝时曾有人吟诗赞颂此台: “日落陵州路,沿流古岸旁。泊舟人自语,听雨夜偏长。过客愁闻盗,荒村久绝粮。何人肯忧国,得似董贤良。”明、清时期,董子读书台附近既有祠堂,又有书院,楼台殿阁,雕梁画栋,古朴雅致,风韵独具。读书台附近有一湾碧水,四周垂柳婆娑,人称 “柳湖”。

    董仲舒在德州读书期间,曾留下了“三年不窥园”的佳话。传说董仲舒为了精研儒家思想,特地拜公羊派儒生子寿为师,花了好几年时间专门研究儒学经典,决心把儒家思想系统化。他家屋后有个园子,虽不算很大,但景色却颇为别致,园内种满了奇花异草。但他为了做学问,狠下心来,刻苦攻读,三年不曾迈进园子一步。经过整整三年的闭门苦读,他终于精通了各种儒学经典,成为闻名一时的博学鸿儒。

    应该说,徒骇、马颊、覆釜、鬲津、钩盘这五条河流,曾经给德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生命的脉流,它们与黄河一起成为德州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

第三集 漳卫的余韵

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的漳河、卫河,都曾在古代流经德州,在德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它们生命的遗迹。至今从河北省馆陶县到德州四女寺的这段运河,便是借用了卫河的河道,所以被称为卫运河。

    夏津是古黄河、漳河、卫河、马颊河等多条河流曾经流过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陈公堤、渡口驿、五龙堂、济渎庙等古河流文化遗址。夏津县城西的白马湖,曾经是由黄河、漳河、卫河洪水所形成的一处巨大水洼地,当时曾有数十平方公里碧浪滔天的规模,如今虽已湮没,但透过那些芦苇丛生的湿地,仍然依稀可以见到它当年的盛况。

    夏津在汉代曾属清河郡,从汉代直到隋、唐时期,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著名的名门望族——崔氏家族。这个家族诗书传家,名士辈出,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如东汉尚书令崔琰、三国著名大隐士崔州平、北魏三朝元老台阁大臣崔光、北魏史学家崔鸿。唐代崔氏家族则出有吏部尚书崔邠、刑部尚书崔郾、金吾卫大将军崔鄯等。据史书记载,历代崔氏位居宰相者多达23人。作为山东文化士族的代表,清河崔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其家族文化传统,主要崇尚儒家学说。崔氏子弟多精通儒家经典。他们是齐鲁文化在德州这片土地上的重要传承人和传播者。

    今日夏津正在借助于水的优势,全力打造碧水绕城工程,已经建成九龙潭公园,水光湖色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成为夏津的一道亮丽风景。

    武城坐落在古漳河现在的卫运河西岸,是漳、卫两水孕育出的一座城市。武城古称贝州,历来是鲁西地区的重要水陆码头。 “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一直是国内名酒的“古贝春”是这座城市古今繁荣的见证。

    位于卫运河南岸的四女寺镇,是有名的汉代古镇。 “四女寺”的名称源自一个美好的历史传说。相传汉景帝时,镇上有一对夫妇,十分勤劳,乐善好施。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四姐妹皆至孝之人,为侍奉双亲矢志不嫁。后来大姐不忍心耽误三个妹妹的终身大事,她提议每人种下一颗槐树,对天盟誓: “槐枯则嫁,槐茂则留”,也就是说谁种的树死了谁就得出嫁。四姐妹人人都想让其他姊妹外嫁而自己留下侍奉双亲,所以就偷偷往其他姊妹的槐树上浇灌开水,想把别人栽的槐树烫死。谁知槐树越灌浇热水长得越旺,结果四女皆未能出嫁,共同侍奉了双亲一生。她们的孝举得到世人的称赞。后世之人为表彰四女孝德,修建了 “四女寺”,让她们世代接受后人的香火,并立碑以赞四女之孝。

    武城西北有古漳南镇旧址,在这里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留下的点将台遗址。一座高高的土堆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隋、唐时代,在古贝州城南,有一处方圆上百里的大水泊名叫 “高鸡泊”。这里就是窦建德首举义旗的地方。隋大业七年 (公元611年),窦建德与高士达同在高鸡泊起义反隋,屡次大败隋军,威震河北、山东,成为当时反抗隋炀帝暴政的一支主要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也是武城人氏。他自幼家贫,但聪明好学。唐太祖武德五年 (公元622年)冬,他参加了在长安举行的大唐第一次科举考试,位列榜首,成为中国科举考试史上的第一位状元。此后孙伏伽历任侍御史、大理寺少卿、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大理寺正卿等官职,为官期间以刚正中直、直言敢谏著称。太宗时期,曾奉命整肃朝纲,为唐初的开明政治做出了贡献。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漳、卫河道为卫运河河道所占。卫运河流到武城以北的四女寺之后,进入南运河,河道变得狭窄。历史上曾多次因洪水泛滥而酿成水患。明朝永乐年间,为减轻卫运河水患的压力,开挖四女寺减河。后明、清两代,减河几度淤堵,至民国时几乎湮没。新中国建立后,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几度治理,疏浚河道,兴建四女寺枢纽,兴害为利,减河始名副其实。19711976年,再次大规模治理,重新疏浚,兴建拦河蓄水闸,并更名为 “漳卫新河”,此名沿用至今。

    漳卫新河自武城经陵县,流入宁津、乐陵等县,其水系还包括了庆云县,滋润了德州三分之一的土地。

    宁津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其杂技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早在汉代就有宁津杂技的文字记载。 《汉书》、 《史记》、 《述异记》等,均对“冀州” (宁津古属冀州)的“蚩尤戏”、 “角抵戏” (杂技古称)作了记述。到了明代,宁津的杂技活动日益繁荣。当时,较有影响的当数黄家镇杂技古会。每年九月是古会盛期,因此又叫 “九月会”。在杂技界流传着 “不赶九月会,不算生意人”的说法。古会期间,散布全国各地的杂技艺人纷纷云集黄家镇,各显本领,相互切磋技艺、收徒组班、买卖道具。实际上,黄家镇杂技古会已成为当时辐射全国的杂技活动中心。现在宁津的民间杂技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习杂技历来就是宁津人在农忙之后的必习功课,过去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有研习杂技的人们,这成为宁津人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道特有风景。自古以来有许多宁津人走出家乡,到全国各地甚至其他国家传播杂技艺术和杂技文化。在全国一些著名的杂技团里,都可以看到宁津人的身影。他们成为传播德州文化的使者。

    与宁津县毗邻的河北省吴桥县,借助于宁津、吴桥两县的杂技优势,积极发展杂技文化产业,修建了 “吴桥杂技大世界”。历史上,吴桥一直隶属于德州辖内,现在的吴桥县城就曾经是德州下辖的桑园镇。 “吴桥杂技大世界”集中展示了民间杂技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民间杂技文化风格。

    乐陵历来以盛产优质小枣而著称。 “乐陵金丝小枣”有着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北魏贾思勰所著 《齐民要术》中记载: “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当时乐陵隶属于青州郡。现乐陵县城东北有一株 “老寿星”枣树,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罗成曾在此树下拴马歇息。清乾隆 《乐陵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九年,乐陵知县王登庸“教民树艺,对民种枣,有过者课种枣,以赎愆,故邑多枣。”当时有诗描述乐陵枣树栽培的盛况: “六月荷花连水碧,千家小枣射红云。”

    乐陵金丝小枣品质优异,掰开半干的小枣,可清晰地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12寸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因此而得名。乐陵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甘甜而略具酸味,是枣中极品。乐陵小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

    如今在漳卫新河滋润下的百万亩乐陵枣林,如一片翠绿的海洋。丰收时节千万颗通红的枣子挂满枝头,宛如千万颗玛瑙镶嵌在一块巨大无比的碧玉上,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远远望去,令人心旷神怡。

    乐陵还与一位让中华民族永久纪念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宋哲元。长城上的喜峰口和永定河畔的卢沟桥,记载着宋哲元和他率领的二十九军浴血抗战的英名。

    1932年,时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二十九军军长的宋哲元,率部在长城一线抗击日本侵略,取得痛歼日军5000余人的战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发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率领所部奋起抗战,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尊敬。1940年春天,当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宋哲元,因长年率军督战,日夜劳瘁,肝病复发,病逝于四川。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遗体安葬于四川绵阳。

    距漳卫新河入海口仅有三十多公里的庆云县,是德州最接近于渤海的地方。隋、唐时代,这里就是当时的海岸线。以后在12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逐渐向海面延伸,将这里变成了陆地。

    自然界的沧桑变化与社会历史的沧桑变化相互交错,谱写了庆云一步步走入现代的历史。庆云县古代为无棣县,明永乐帝为避朱棣之名讳,改为庆云。

    庆云曾有建于唐代的海岛金山寺,现已毁灭于大火。当年这里 “地连千亩,建筑鳞次栉比,香火旺盛”。相传被写入著名小说 《西游记》的唐僧即玄奘大师曾在此出家。如今庆云县在古海岛金山寺旧址上重建金山寺,新建的寺院集纳了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精华,每一处建筑、每一处塑像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观后让人流连忘返。金山寺自重建以来,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及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大量游客,成为江北地区最宏大的净宗寺院,与镇江金山寺遥相呼应,有 “北金山”之称。

    庆云还是一座鲁西北重要的商贸城市,这里的小商品市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堪与浙江义乌媲美。

    北海公园是为纪念宋代著名词人李之仪而修建的一所公园。李之仪的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作为歌颂爱情的名篇,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漳河、卫河这两条河流,将德州这片平原上的土地与巍峨的

联系在了一起,也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太行山的雄浑与坚实。德州人尽管祖祖辈辈生活在平原之上,但自古以来在他们的血脉中就注入了山的稳重与厚道。

    在明代永乐年间,中国北方曾经有过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 “靖难之役”后,因连年战乱,德州及周边地区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一片萧条。永乐皇帝下令将山西太行山西麓的大量居民迁移到鲁西北、冀东南地区,迁出人口最多的当属洪洞县。所以现在德州一带的老户居民追根寻源,其祖籍绝大多数来自山西。

    德州人应该说是黄河与太行山共同孕育的儿女。

 

第四集 运河的风姿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 开 凿 的 从 江 都 (今 扬州)到末口 (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的元代,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改善了中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生活、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 的 发 展 。隋唐以后,运河的贯通直接导致了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交流、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相互移植与栽培,促进了南北方商品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代中后期,随着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繁荣,更直接导致一批运河城市的兴起。由运河开发、畅通而兴起的商业城市,从今日北京南下,经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直到宁波,宛如一串镶嵌在运河上的明珠,璀璨辉映,耀人眼目。

    德州便是其中一个因运河的贯通而兴盛起来的城市。大运河流经德州两县一区,全长148公里。历史上的德州,曾经是明、清时代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要道。

    据史书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德州的城市人口就达到18万之多,在运河沿岸和南关一带形成店铺、仓储密集的商业区及货物集散地,在城内则形成了 “九街八巷”、 “二角(二郎庙角、旋风角)”为主的服务行业区,出现了 “工商繁荣,客商云集,货物山集,交易繁盛”的景象。沿运河两岸,风景秀丽,村镇密集,人文气息浓厚,有武城旧城、四女寺、桑园镇等历史名镇,有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苏禄王墓、寒绿堂、乾隆行宫等文化古迹。

    京杭运河的开凿与贯通,为德州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生活和生产环境,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京杭运河同时为德州带来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 “运河文化”,使德州原有的地域文化优势和特点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也为德州创造了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大格局中独特的文化地位。昔日德州因运河的影响,水网密布,河渠纵横,水利发达,具有独特的北方水乡的风貌。

    明代曾有人这样在诗中描写过德州运河的风光: “渔罾低插夕阳明,别岸平芜马足轻。水碧沙晴秋色里,蒲帆徐过德州城。”

    作为交通要道,在德州城西由北京通往南方的宽阔官道上,伫立着一座巨大的木石结构的牌坊,北向一面刻有 “九达天衢”,南向一面刻有 “神京门户”共八个大字。 “九达天衢,神京门户”是对德州当时历史地位的经典概括,表明了德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性以及与首都北京的特殊关系,也是德州历史上的第一张名片。

    大运河在德州城西逶迤而过。这段运河被称为南运河,其河道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之后运河的原初风貌。现在运河岸边仍然可以辨认的多处码头,记录着德州运河曾经有过的漕运繁忙。竹竿巷、米市巷、豆腐巷、马市街、盐店口、小锅市等等这些街巷的名称,说明着这个城市曾经有过的商业繁华。沿运河一线星罗棋布的仓栈遗址,是德州作为运河沿岸仓储重镇和重要商品集散地的历史见证。

    在运河附近,现发现有宋代的瓷窑遗址。这处瓷窑的发现,证实了德州自宋代开始就有了烧造瓷器的瓷窑,它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德州作为宋代瓷器的生产地之一提供了重要线索与依据。

    运河的贯通,带来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明、清两代,德州城里曾经有大小十余处江南园林风格的私家园林,比较著名的有澄碧园、濯锦园、尊水园、见可园、罗朴园、毓秀园等。这些园林为德州这个北方之城增添了许多江南秀丽之气,但遗憾的是这些园林都毁于了昔日的战火。

    大运河促进了德州作为商贸城市的发展,也给德州馈赠了一份厚礼,这就是名闻天下的 “德州扒鸡”。德州扒鸡,全名为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由烧鸡演变而来。据 《德州市志》、 《德州文史》记载:韩记为德州扒鸡首创之家,产于公元 1616年(明万历四十三年),世代相传至今。清乾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点名要韩家做鸡品尝,食后龙颜大悦,赞曰 “食中一奇”,此后便将其定为朝廷贡品。1911年(宣统三年),韩世功老先生总结韩家世代做鸡之经验,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 “五香脱骨扒鸡”,社会上习惯把韩世功先生称为第一代扒鸡制作大师。

    扒鸡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揉进了炸、熏、卤、烧等方法,既具有传统鲁菜的特点,又兼顾了南北口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成熟后的扒鸡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行分离,谓之脱骨。有人称赞扒鸡的风格是 “香而不腻,酥而不软,温润可口,益气补中”。伴随着大运河的航运和津浦铁路的通车,德州扒鸡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为代表中华美食的特色名吃。

    为弘扬以扒鸡为代表的德州美食文化,德州扒鸡集团总公司建立了德州扒鸡文博馆。该馆以 “运河文化,美食德州”为主题,将运河文化、铁路文化、商业文化融合到一起,采用大量的人物雕像、大型彩绘壁画和现代化成像技术等表现手段,再现了古运河及德州老城的繁荣,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传承故事,把德州扒鸡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出来,为人们了解德州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形象的窗口。

    现位于德州市区西北的苏禄王墓,既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记录,也是德州作为运河城市重要地位的象征。

    明永乐十五年 (1417年)7月,位于菲律宾群岛的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与西王、峒王率眷属及随从340余人,前来中国访问。在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并封王赐印。9月沿运河辞归途中,东王不幸于德州 “遭疾殒殁”。永乐皇帝闻讣,不胜痛悼,派礼部郎中陈士启赴德州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以 “恭定王”的谥号,并为其撰写了碑文。东王长子图玛哈率众归国继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侍从10余人留居中国守墓,俱受朝廷俸禄。明永乐二十一年东王妃回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王妃逝世后,附葬于王墓东南隅。明宣德年间,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

    苏禄王葬在德州,成为德州地域文化特征的一个形象诠释。德州人以宽厚的包容精神接纳了这位来自异域的国王和他的后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异域文化。苏禄王的后人在清朝雍正年间以温、安二姓被批准入籍德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德州人。他们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守陵部落——北营村,一直与这个城市的其他居民和睦相处。

    德州因运河而兴盛,也因运河而成为明、清两代著名的“人文之城”。 明、清两代的德州,遍布全城的寺院、道观、清真寺、书院有上百处之多,香火旺盛,书声朗朗,文化气氛极为浓厚。其中仅规模比较大的书院就有柳湖书院、崇仁书院、董颜书院、繁露书院、州卫书院、正谊书院等。

    明、清两代,仅运河区域德州籍的进士就达131人。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名闻全国的作家群体 “金台十子”,其中就有田雯和谢重辉两名德州籍的作家。

    田雯是康熙年间重要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诗人,历任内阁中书、工部郎中、江南学政、贵州巡抚、户部侍郎等职。在江南学政任上,他曾大力倡导古学,修葺学宫,增储书籍,强化规章,振兴府学,纠正科举教育之弊端,反对士子揣摩时调、陈陈相因、规摹抄袭的作风,使江南科举风气为之一变。在贵州巡抚任上,他体恤民情,勤于政务,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兴办学堂,广施教化,促进了当地生产和文化的发展,维护了民族团结,使得偏僻的贵州山区变得人丁兴旺、经济繁荣,赢得了贵州人民的尊敬。黔人曾修“山姜别业”祠,以示纪念。田雯的政绩和品格,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许。康熙六次南巡,曾有三次驻跸田雯家中,并亲笔为他题写了 “寒绿堂”的匾额。

    田雯在清初诗坛享有盛名,与王士祯齐名。他的诗兼容唐诗、宋诗之长,想象丰富,格调高迈,豪放与清丽并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田雯现存于世的著作有 《古欢堂诗集》15卷、 《古欢堂文集》12卷、 《长河志籍考》10卷、《黔书》2卷、 《幼学篇》4卷、 《诗传全体备义》8卷,均收入 《四库全书》。田雯的诗对有清一代诗坛影响很大,《清史稿》曾评价他的诗为“康熙中,士祯负海内重名,其诗主风调。雯负其纵横排奡之气,欲以奇丽抗之”。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说: “清初渔洋之外,山左尚有一名家,极尊宋诗,而推山谷,则田山姜是也。”说明田雯的诗在清代初期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

    谢重辉因恩荫,被封为中书舍人,后官至刑部郎中。他既与田雯是好友,又经常与当时的诗坛领袖王士祯交游,在康熙一朝诗坛享有盛名,有《杏村诗集》七卷留世。他的诗追求高远超迈的格调,文笔清新自然,曾得到王士祯的高度评价。

    在清代,德州有一个诗书传家的卢氏家族,曾经出过一批在文坛、政坛享有名望的人物。其中的卢见曾在乾隆时期曾任两淮盐运使,对扬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他还是很有成就的诗人、史学家和藏书家。他的孙子卢荫溥曾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余年,历任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在道光朝任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行首辅之职。 《清史列传》称赞他 “勤劳懋著”、 “专心职守”、 “殚心竭力”、 “老成练达”, 《清史稿》则称他为 “股肱”、“耳目”之臣。林则徐便是经他推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从而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如今运河依旧,但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昔日的荒坡河滩,已经建成了供人们休闲娱乐的运河公园。紧徬运河的 “金荷园”,有800亩种植各种荷花品种的水面。一到夏季,微风吹来,水波荡漾,莲叶摇曳,荷卉飘香,成为人们在酷暑炎热之中的一处赏荷采莲、品尝美食的消夏胜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跸的行宫,已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如今在其旧址上建成的人民公园,成为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在黄河之后,是大运河哺育了德州,她是德州的乳母。

 

结语:

德风永续 水韵流长

 

    德州就这样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披着几千年历史的风尘,昂首阔步跨入了新世纪。

    尽管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德州伴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历史赋予德州的 “水”德文化精神,作为德州地域文化的核心资源,一直贯通在德州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德州人文化品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今天的德州人秉承“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精神,又吸取了现代文化的营养,在改造家乡面貌的伟大事业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德州及下属的县市已连续获得中国太阳城、中国空调城、中国功能糖城、绿色生态县、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人居环境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竞相盛开出朵朵奇葩。

    各类杰出人物层出不穷。任继愈、邓广铭、侯仁之、管华诗、邓友梅等是现代德州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王为民、孟祥斌等为德州的 “德”文化作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注解。焦林杰、刘玉江、梁希森等用他们的事业阐释着 “创业之州”的含义。

    在古钩盘河边的锦绣川风景区,有一处用围棋形式组成的文化景点,每枚棋子上刻有记载着德州重要历史的文字,名叫 “德州棋志铭”。最后一枚棋子用的是 “……”。这枚棋子意味深长,它预示着德州未来的发展将会不可限量、永无止境。

    德风永续,水韵流长。德州一定会带着历史的宝贵文化资源,迎着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吴桥杂技表演团为您推荐《章德之风 水之韵》一篇好看的文
吴桥杂技表演团为您推荐《章德之风 水之韵》一篇好看的文

 


  • 上一篇:吴桥县观道创意文化杂技团为您推荐舟山锣鼓
  • 下一篇:杂技启发吊环运动--吴桥杂技表演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