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斗即为至今仍在民间流行抖空竹的早期形式,它是由古代民间玩“陀螺”的游戏逐渐发展衍变而来的。玩“陀螺”的游戏,在本世纪50年代初,仍风行于民间,它是用鞭子不时地抽打着“陀螺”,使之不停地旋转。这种古老的游戏,在宋代曾改革为不落地而在绳上、棍上和空中旋转,称作“弄斗”。明代改称作“空钟”,清代以后渐渐又改称作“抖空竹”。空竹,是将寸把宽的竹圈,两侧封上木板,制成一个空心的圆轮,轮周开有几个方形哨口,把两个圆轮胶黏在一个细腰木轴上,就成了“双轮空竹”,如果只在一个木轴的一端装上圆轮,另一端做成锥形,就成了“单轮空竹”。也有人为了显示自己技艺高超,抖壶盖、抖嘟芦(一种上小下大的瓷制酒瓶)、抖大盖(铜制壶盖式样的道具)。这项技艺要求动作准确、灵巧、娴熟。可以表演抛高、串腕、扑蝴蝶、腰串、对转、小钓鱼、黄瓜架、大鼓线等动作。抖空竹的艺人,在表演时动作敏捷,时而站着演,时而坐着演,时而翻筋斗演,将大跳、筋斗、旋舞等杂技动作融入,非常精妙。50年代初期、中期,在北京天桥、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庙会和集市上,还有卖“空竹”和“陀螺”的小贩,当时的中、小学生大多喜欢这种玩艺。60年代后,随着庙会的消失,这种玩具在北京渐渐难寻了。
弄枪,实际上是从古代的“弄丸”、“弄剑”和武术中枪技衍化出来的。由于枪身比较长,枪尖又是用纯钢打造出来的,有尖、有双刃,非常锋利,因此艺人练起来不仅有危险性,而且难度比较大。旧时的艺人,为了吸引观众,借以谋生,还有意增加危险的气氛,他们往往赤裸着上身,手中握一卷状物,有数人持枪矛站在离他不远处,朝他身上投掷,他从容地用卷状物将枪接入卷内,这种技艺与唐朝裴旻舞剑有些相似。据《信西古乐图》“弄枪图”,知这种技艺在唐代已经开始风行了,至宋代有了新的发展。弄枪这项杂技对我国戏曲中的武打场面影响很大,成为刀马旦、武旦的“绝活儿”,如京剧《铁弓缘》、《虹桥赠珠》和川剧《九美狐仙》等剧中,女演员用脚踢枪,用护背旗碰枪,有时又双脚连续接枪、踢枪,而且还表演跳跃、摔叉、乌龙搅柱等杂技动作,似与宋人的弄枪如出一辙。
杂技表演
弄碗,俗作顶碗。早在汉代初年的“百戏”之中就有“弄碗”。在河南南阳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上,有艺人表演顶碗单手倒立的图像。弄碗杂技在唐代一度复兴,但花样不多,更缺乏高难的动作,水平一般。至宋代的瓦舍、勾栏中,弄碗的杂技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比较流行的动人节目。它在汉代艺人拿顶弄碗,唐代艺人用头顶盛满水的碗,饮酒、演奏而不坠地、不滴水的基础上,发展为表演比较繁难的旋转动作或柔体动作,将顶碗、柔术和极优美的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时杭州“踢瓶弄碗”的名艺人叫张宝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末年“踢弄”的名艺人有吴金脚、耍大头、吴鹞子,其中可能有弄碗的高手。今日的杂技演员夏菊花、丘涌泉、王莹莹、王一敏、刘红俊等人,更推陈出新,进一步丰富了顶碗的杂技内容。
擎戴,是从汉代壁画中描绘的拿顶技巧和北魏倒立、柔软体操,唐人“叠置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独立节目。在《信西古乐图》中的“柳肩倒立”、“三童重立”、“四人重立”,即是唐人“叠置伎”表演的内容。宋朝人的擎戴,比较喜欢表演双人的对手顶,《东京梦华录》卷六“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中记载,有一位艺人表演擎戴杂技,他以双手握住镫袴,以肩膀靠着鞍桥,“双脚直上”在奔驰的马背上,倒立拿顶。拿顶讲究腰、腿、手、筋斗、顶,用现代科学说要掌握力学原理,因此比较全面掌握擎戴的技巧,是很困难的。
踢弄,包括踢碗、拶〔za匝〕筑球两类内容。踢碗,就是今日说的蹬技。在汉代的百戏中,虽然项目很多,但所重视的多为手技,只有在爬竿和拿顶中才用脚做些辅助手技的动作,它并未独立成为一种专门的足技表演项目。在先秦、两汉的蹴鞠戏中,特别显示的是足技。到了宋代,艺人们在继承前代杂技的基础上,突出表现脚上的功夫,形成了一门新的杂技项目,名之曰蹬技。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二“百戏伎艺”中记载:
又有村落百戏之人,拖儿带女,就街坊桥巷,呈百戏使艺……如踢瓶、弄碗、踢磬、踢缸、踢钟……
在宋人耐得翁《都城纪胜》中亦记载:
杂手艺皆有巧名:踢瓶、弄椀、踢罄、弄花鼓椎、踢墨笔、弄毬子、拶筑毬、弄斗……
在《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等书中也均有“踢弄”的记载。蹬技,主要表演艺人腿上、脚上和腰上的功夫,由艺人仰卧在特制的座子上、桌子上、平椅上或地上,用双脚表演舞弄承接各种道具的技巧,可以踢弄大瓷瓶、铜罄、铜钟、瓷缸等物,使其在双脚上旋转滚动,或飞舞下降。在元代末年朝鲜人边暹等编辑的《朴通事谚解》一书,是朝鲜人学习汉语的古课本,其中记载了元代大都勾栏中艺人表演蹬技的情况。那位艺人“脱下衣裳,赤条条地仰白卧”着,双脚向上,将“一托来长短、亭柱来粗细,油红画金的棒子”,放置在脚心上、脚背上、脚趾上旋转,“掉下来,踢上去”,百般拨弄,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蹬技在明清之际,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蹴球,俗称踢球,是从古蹴鞠直接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杂技艺术。宋代蹴球与唐代的打马球、抛球,甚至胡旋舞中踏球不同,主要是突出艺人脚上的功夫,个人的技巧。这种用脚踢球的杂技,在唐代亦有之。在唐代康骈《剧谈录·潘将军》中,有一位十七、八岁,梳着三鬟的少女,著木履于道侧槐树下,正值军中一少年在蹴鞠,一下踢出了场地,这三鬟少女就“接而送之,直高数丈”,露了一手踢球的绝技。宋代比较注重单人表演和双人表演球技。单人表演时,可以使出浑身的解数,让球从人的头、肩、背、胸、腹、膝、足上跳动、转动、滚弄,使球“绕身不堕”(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双人表演,称作“白打”,还可以数人围成一个圆圈,使出各种花招来互相踢弄。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水浒传》中的高俅,就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露了一手比较精彩的球技,被当时身为亲王的宋徽宗赵佶看中,后来官高爵显升为太尉(掌管军事工作的副宰相)
吴桥县观道创意文化杂技团充分发挥多年的行业经验、独特的创新视角、自身节目内容丰富、国际化品牌等优势,为各界朋友提供马戏专场、杂技专场、舞龙舞狮、曲艺专场、民俗表演、综艺演出、代邀演艺、体育明星服务!
演出预订:03177225392 13910953305
网 址: www.ysb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