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历上,不仅产生过中国最早的杂技表演艺术家,而且举行过中国最大的百戏”汇演。 《列子》一书上记载:“宋有兰子,以技于宋元君,召见,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径并趋;并驰弄七剑,选而跃之”。宋,指春秋时期限的宋国,即今豫东商丘一带。这里讲的是一位名叫兰子的女艺人在宋元君面前表演杂技,她脚上绑着超过其身长一倍的假肢,不仅能于踩双跷时抛耍七把短剑,而且还能骑在马上在疾驰中舞弄,把马技、跷技、手技三者巧妙地结合为一,实在是一种难度很高的表演艺术。这是见之于记载的我省最早出现的杂技女演员。
一千一百多年后的隋大业六年,又出现了我国最大的“百戏”汇演,不仅有18000人的乐队,3万余人的表演队伍,而且还有绵亘八里、周围2500丈的巨大戏场。据《隋书》记述,这次在洛阳端门外举行的“总追四方散乐”的演出活动,“从昏达旦”,“终月而罢”,其营费钜亿万”,民众“三百里皆来观”,达到了我省历史上“百戏”活动的顶峰。
北宋以后,杂技大量流入民间,其尖端技艺虽失传甚多,但普及程度却是我国其它省、区秘难以比批的。如,太康县马厂乡的“王老家杂技村”,仅百户村民即有8个杂技团。宝丰县赵庄乡的“周营魔术村”,仅千户多口人即有33个魔术团,从艺人员达百余名;新野县仅施庵、沙堰、范集三个乡,即有玩猴专业户5户余家,计1200余人;淮阳县太昊陵古会上,从农历二月到三月三,上会演出的杂技团常多达二三十个,“人祖爷”的“节”竟成了自发的“杂技节”。
据八十年代末的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杂技队伍总数多达8000余人其中,仅专业的大型杂技马戏团即有13个,演职员近千人,一个太康县登记注册的大、小杂技团、队组,即有160多个。因此,可以说河南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杂技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