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邻里亲友,礼尚往来,乃传统之风。凡相见,必有礼,过去多行作揖、叩拜礼,现在多是打招呼、握手礼,记得老家人见面常问的是:“吃了吗?”、“干嘛去?”过去老家人主要吃嘛呐?
我印象,小时候,各家都是一日三餐。主食是窝头、饼子、粘粥、小米稀饭。平时很少吃大米白面。副食主要是白菜、豆酱、咸菜、野菜之类,来客时才上酒上肉。
馍馍、卷子,用白面发酵蒸熟,松软可口。
汤,也叫面条,用死面制成,夏食凉汤,冬食热汤。
包子,用发面中放菜馅包成蒸熟。
烙饼,分发面、死面两种。
饺子,死面皮儿,内放肉(菜)馅,捏成半月形,煮熟供用。“好吃不过饺子”。
饼子,用玉米、小米或加黄豆磨面,加水和面,制圆形或椭圆形状,贴在锅帮上蒸熟食用。
窝头, 原料同饼子。形如塔,底有洞,又名“黄金塔”。
糊饼,用玉米面、高粱面,加菜末和少许水,置干锅内用手拍打成薄饼,烙熟食用。
饸饹,用小米或高粱面掺以苜蓿面、榆面或车前子面,制薄饼切条或用床轧条煮熟佐以菜卤食之。
菜饼子,用玉米或高粱面掺野菜、榆叶、葱叶、山芋叶等和面,做法如饼子。
马子菜汤,(马齿觅)洗净煮熟,再调以面糊食用。
豆馅包儿,做法如团子,其馅不是菜,而是用绿豆、小豆、小枣调成的枣泥。
煎饼,小米加水磨成粥状,调以葱花、香料、食盐,在平锅上摊薄烙熟食用。
丝糕 用糜子(稷子)面发酵后蒸糕,切成块食用,松软可口。
合子,用粗、细面均可,擀成饼,两饼中加菜馅烙成。
杂面汤(杂面条)以绿豆、小豆面为原料,做法与面条同。
粘糕,因在过春节时食用,又称“年糕”。用黍子面加枣制成,做法如窝头。
咸菜, 是农民的主要佐餐副食。用萝卜、芥菜(辣菜)等腌制而成。每家都的一个大缸腌这个。
红咸菜 将咸菜切成条、片,置酱缸内,渍两个月变成紫红色,食之色、香、味俱佳。
糖蒜,一般用鲜白蒜,去皮洗净,入缸或罐,注入加香材料的熟食水腌制。经一月,可食。
呛辣菜根,将辣菜疙瘩切成片,蒸熟,再掺以细萝卜条,置盆中加盐和香材料,封闭数日可食。
醉枣, 取鲜枣,洗净,用白酒拌匀,入坛内,泥封口,置之阴凉处,春节前启封取出食用。
皂糖,多为园形、瓜形,专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辞灶王用。腌鸡蛋,将生蛋洗净,置缸内,制法如腌糖蒜。豆酱,将黑豆或黄豆炒熟磨粉,合水团为球形(酱块),经四十大发酵后,再粉碎为面,加水、盐搅拌均匀,入缸,在阳光下曝晒,每三、四日搅拌一次,见酱色变黑,即可食用。粉皮,其原料主要用绿豆淀粉或山芋淀粉制成,为个圆形,半透明,可做凉菜或与猪肉炒、蒸,为佐餐之品。
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正月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初五(端阳节)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